当宝宝到了6岁前后,就即将踏入换牙期这个重要阶段。在这个时期,乳牙会慢慢开始脱落,如同完成使命般,逐渐被新萌出的恒牙所取代。
然而,不少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困惑:自家孩子乳牙脱落后,新牙却像是在“睡懒觉”,迟迟不肯露面。反观周围那些差不多时间掉乳牙的孩子,新牙都早早地长了出来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人体各有差异
不仅小朋友们换牙的时间各不相同,新牙生长速度同样存在些微差异。通常情况下,乳牙脱落后3-6个月内长出新牙,都属正常现象。当乳牙自然脱落已超半年,但新牙仍迟迟未长出来,家长朋友们就需要注意了,这种情况被称之为“恒牙迟萌”,出现恒牙迟萌的原因通常有多种!
受乳牙疾病影响
在多数人认为,乳牙是早晚会脱落的,因此当乳牙出现疾病时,通常想的是不治疗,反正有新换的牙来替代,可实际大多时候可没这么顺利哦!
牙齿龋坏是乳牙期孩子常面临的问题,龋坏后的乳牙若不及时治疗,龋病就将持续被发展,出现根尖周炎。
牙根周围长期存在慢性炎症,不仅会感染至恒牙胚,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发育,当乳牙受到严重外伤后,乳牙可能会在正常换牙时间之前就发生脱落,即为“乳牙早失”。
乳牙掉落后,孩子在咀嚼食物时,便会出现直接使用牙龈的情况,长期与食物摩擦会导致局部牙龈变得肥厚坚韧,从而增加恒牙突破牙龈生长出来的难度。
此外,当乳尖牙或乳磨牙早失后,两侧的邻牙也会向中间空缺处倾斜移动,使得原本留给恒牙生长的空间再次减少,进而导致恒牙生长困难或出现恒牙畸形萌出。
恒牙胚异常
乳牙不健康会影响恒牙的生长,那自家孩子明明乳牙是健康的,为什么恒牙还是迟迟不生长呢?
这就与恒牙胚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啦!
恒牙胚自身发育异常时,也会导致恒牙出现生长迟缓。
正常情况下,恒牙胚是长在乳牙下方的,慢慢的发育向上生长代替乳牙。
当恒牙牙胚位置或生长方向异常,没有长在乳牙的下方时,便无法刺激乳牙牙根的吸收,就易出现乳牙迟迟不脱落,恒牙迟迟不长出来的现象。
牙齿固连
“牙齿固连”这是什么意思呢?
从牙齿的结构来看,在牙齿和牙槽骨之间,有一层薄薄的组织结构,被称为“牙周膜”。
当牙齿发育异常
使得牙周膜丧失
就会出现牙齿和牙槽骨
直接结合的情况
这一现象就称为牙齿固连
乳牙出现牙齿固连,会使得脱落延迟,同时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发育,导致恒牙延迟萌出或阻生。
影响恒牙生长的因素,除上面所提到的3种外,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。
如当牙槽骨内有多生牙、牙瘤或囊肿,它们占据了恒牙的位置,或阻挡在了恒牙胚生长发育的方向上,也会导致恒牙无法正常生长。
另外,部分遗传因素对恒牙的生长可能也会造成影响,通常会影响多个牙齿,而不局限于个别牙齿。
当发现孩子恒牙迟迟不长时,家长朋友们该怎么办呢?
首要选择是带着孩子,去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,医生会通过拍片,来检查孩子恒牙牙胚的发育是否异常,牙胚发育正常,则无需做过多处理。
牙列空间小:
对于因牙列空间小,而阻碍了恒牙的生长,可通过早期矫治,来为牙齿提供生长??间。
牙龈局部坚韧肥厚:
对于牙龈局部坚韧肥厚,且能够触及切端的牙齿,可以对部分牙龈进行切除,将牙齿暴露出来,来帮助其加速生长。
恒牙生长方向异常:
对于因恒牙生长方向异常,所导致的生长障碍,则需经正畸医生测量设计后,可先拔除乳牙,待牙齿自行萌出后,再进行正畸治疗,或直接对牙齿进行牵拉引导其生长。
恒牙阻生:
对于多生牙、牙瘤、囊肿,引起的恒牙阻生,则应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,去除影响因素来使得恒牙能够正常生长。
牙齿先天性缺失:
对于牙齿先天性缺失的,可以进行活动性义齿修复,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,促进颜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,等到成年后再做固定义齿或种植牙。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,身体情况变化较快,应定期进行复查并及时地更换活动义齿。
个别牙发育迟缓:
对于个别牙发育迟缓的,需要注意保持牙间隙,可以进行佩戴间隙保持器,或佩戴乳牙预成冠,来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恒牙生长。
当孩子的牙齿在乳牙期就开始出现问题了,家长朋友们可不能掉以轻心,时间久了,反而会因没有及时治疗,而影响到恒牙的健康生长发育。早发现、早治疗,笑迎童年、健康成长。
免责说明: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。
400-888-77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