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虽勤,老牙石却“赖着不走”?快清理!

2025-02-27 18:07:26  |   阅读量:25
手机查看

  你是否每日都仔仔细细地认真刷牙,可牙齿发黄、口气难闻的问题却依旧如影随形,挥之不去?又是否在刷牙时偶尔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状况,却总是抱着“忍一忍就没事了”的想法,选择忽视?

  其实,这些问题可能源于牙齿表面“隐形杀手”—牙结石和菌斑的堆积。那么,如何保障我们牙齿健康呢?这时候就需要洗牙来帮忙!

  小小牙石危害大

  赶紧洗牙摆脱它

  破坏牙龈健康

  牙结石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、出血,甚至发展为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。

  口臭的源头之一

  牙菌斑、牙结石上附着的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是口腔异味的来源之一。

  加速牙齿松动

  长期未清理的龈下结石会一直刺激牙槽骨和牙龈,导致两者的退缩,时间长了,会导致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
  洗牙的四大好处

  预防牙周病,守护牙齿根基

  牙周病被称为“沉默的牙齿杀手”,早期症状隐蔽,但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牙齿松动。

  而触发牙周病的“罪魁祸首”就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。洗牙能有效清除龈上及龈下结石,减轻细菌对牙周组织的破坏。

  恢复牙齿本色,清新口气

  茶渍、咖啡渍等外源性色素经洗牙抛光后可以淡化,让牙齿恢复自然光泽。虽不能替代专业美白,但视觉清爽度大幅提升。

  并且,清理了牙菌斑、牙结石等导致口腔异味的源头,也能清新口气,让社交更从容。

  省钱又省心,避免“小问题变大麻烦”

  一次洗牙的费用远低于牙周治疗或种植牙。预防性护理既能节省开支,又能免去治疗时的痛苦。

  降低全身疾病风险

  研究表明,口腔内的有害细菌可通过内循环影响身体健康,特别是心脑血管等健康。因此,定期洗牙可以减少口腔内有害细菌的数量,也能降低它们进入内循环袭击身体健康的可能。

  清洗牙的常见误区

  虽然洗牙确实能帮助,但很多街坊对洗牙仍抱有偏见,觉得“洗了牙,牙齿哪哪都不对劲”。

  “洗牙会损伤牙釉质”

  专业超声洗牙通过水流的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不会磨损牙釉质。术后牙齿敏感通常是因为结石清除后牙根暴露,一般1-2周左右可以恢复。

  “每天刷牙,不用洗牙”

  即便使用电动牙刷+牙线,也只能清除部分牙菌斑。普通的口腔清洁对隐蔽在牙缝、龈下等区域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可以说是无计可施,因此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去清洁。

  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
  洗牙前的“牙缝小”本就是被结石填塞的“假象”,洗牙后还原真实状态,所以看着牙缝才会“变大了”。实际上,洗牙清理了牙结石,反而能避免牙龈进一步萎缩。

  定期洗牙,口腔健康

  一般来说,洗牙一年进行1-2次左右足矣,但如果是牙齿比较脏或有特殊需求的人,也可遵循医嘱提升洗牙的频次。

  免责说明: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。

好文(0)
联系客服

400-888-7710

  • 一对一服务
  • 快速约见医生
  • 专享私人定制
  • 安全不套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