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健康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尤其是中老年人,这一代大家的口腔健康观念较差,关注老年人高发的牙齿疾病,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保护口腔健康呢?
牙齿作为不可再生的器官,影响着咀嚼、发音、美观等,现在不少老年人面诊着牙齿缺失的问题,今天,我们就带您了解老年人高发的牙齿疾病。
老年人高发的牙齿疾病
1、牙周病
牙周病,是指牙齿支持的组织发生病变,即牙肉、牙附近的骨头发生病变、破坏。它是会导致牙齿不能保留的原因之一,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口腔疾病。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有:牙龈红肿易出血(刷牙、吸吮、吃硬物时出血。)牙齿冷热敏感(刷牙是漱口,冷水浸入口腔会有不适,喝热水是觉牙齿不适。)牙龈发痒、牙缝变宽、牙齿伸长、食物嵌塞严重,口气重。牙齿松动、移位(是牙周病的晚期症状)牙齿脱落。
2、龋病
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,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,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。老年人唾液分泌量减少,如果本身就存在牙列不齐的情况,平时又没有做好口腔清洁,就很容易罹患龋病。
3、牙髓炎和根尖周炎
牙髓炎是细菌感染到牙齿中间牙髓组织的炎症,这时候通常要治疗通常要先去除牙神经后再根管治疗。而根尖周炎大部分则是牙髓炎没有得治疗,病情进一步向下发展成为牙根以及牙根尖组织的炎症。因此,根尖周炎其实是牙髓炎恶化的结果,也是比牙髓炎更严重的牙齿疾病。这种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,通常都是需要把做根管治疗,把牙髓组织去除后,再对牙根进行治疗后充填的。
4、过度磨耗
不良的咬合关系和咀嚼习惯(包括单侧咀嚼,喜欢吃坚果、脆骨等),会加重牙面的不均匀磨耗。过度磨耗可导致牙面敏感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,可能形成高陡的牙尖斜面,易发生牙隐裂、根裂。
牙列缺损和缺失 牙列缺失指的是牙齿已经脱落,口腔中只剩牙龈和牙槽骨。牙列缺损指的是部分牙列损失,无法与邻近的牙齿连接在一起。
5、楔状缺损
老年人往往都是以“横刷”的方式刷牙。随着时间的积累,牙颈部就形成了一条深深的“沟”,出现刷牙或进食时牙齿酸痛的症状,这就是楔状缺损。出现楔状缺损后要及时治疗,严重的缺损可形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,甚至牙折断。
这份口腔保护指南,快收藏备用
1、正确刷牙,做好清洁
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,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。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,通过正确地刷牙,大约能清除掉大约70%的牙菌斑。
2、倡导使用含氟牙膏刷牙
作为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氟可以促进人体钙磷的代谢,帮助牙齿和骨骼的健康发育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牙齿脱矿和促进牙齿再矿化、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,是安全、有效的防龋措施。图片
3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
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,帮助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,维持口腔微环境平衡。同时,成年人应戒烟限酒,远离槟榔,积极预防口腔癌。
4、定期口腔检查
成人每隔半年或一年应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,应间隔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检查,及时发现口腔疾病,早期治疗。提倡每年洁牙一次,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。
免责说明: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。
蛀牙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,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。因此,一旦发现蛀牙,就应该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的治疗。同时,我们也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维护,预防蛀牙的发生。
我们牙周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,应重视均衡营养,挑选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,要避免高糖食物和刺激性食物,同时还需保持口腔卫生。
拔牙前必知的几个问题,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术后麻烦至关重要。许多患者在面对拔牙手术时可能会感到紧张或不安,而了解并准备充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情绪,并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。因此,在开始拔牙前,患者有必要了解一些关键的信息和注意事项,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操作,还能促进术后的快速恢复。
牙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损伤情况,可能由于意外碰撞、摔倒等多种原因引起。了解牙外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保护牙齿健康至关重要。
在口腔健康管理中,拔牙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,往往在牙齿严重受损、无法修复或影响其他口腔健康时成为必要的选择。从简单的乳牙脱落到复杂的智齿拔除,拔牙手术在改善口腔健康、预防疾病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400-888-7710